“一带一路”PPP热潮下的冷思考
日期:2015-10-26 21:40
承包商)都有很大的还款压力,但是项目操作需要一段时间,而且由于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项目的规模性,可能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,包括政治风险、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等,任何汇率波动、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都有可能对企业的融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冲击。而大部分施工企业的国家属性,注定其商业敏感性不够强,大家还是指望依赖中国政府,缺乏有力的创新能力和项目的长期管理能力。由于机制的限制和以往低价中标的操作惯例,PPP往往会沦为招揽工程项目的工具,为了做项目而做PPP,不考虑长期效益。
其次,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时对PPP模式的关注
9/2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07/22 05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