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视角下的PPP:内涵、模式、历史与问题
日期:2015-10-15 11:06
导致项目失败风险。政府为吸引私人参与,可能采取先降低标准,完成招标后再修改条款的做法。私人企业为获取项目,可能采取先开出优厚条件,开工后再提出重新谈判的做法。这都不利于PPP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六是可能引发私有化质疑。有人认为PPP是渐进私有化的特洛伊木马。虽然许多研究中把PPP与私有化作了区分,但是很多媒体仍然把PPP与私有化混同看待,从而给PPP的推广实施制造了障碍。
以上问题有些与特定国家发展PPP的经验不足有关,另一些问题则是由PPP模式本身所决定的,这是无法克服且必须面对的。应该承认,PPP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用,
34/56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11/15 02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