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5-08-14 10:20
大资源消耗、环境损害、生态效益、产能过剩等指标的权重。
第二,建立政府、企业、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。完成从管理到治理,从单一式执法到整合式执法的转换。改变监管体制设立不改变现状或者设立一个统管机构的思维。建立多部门、多环节、多层次的监管体制,高度重视程序的保障运行和弥补体制缺陷功能。
3、健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是必做功课
第一,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体系。制定《环境损害赔偿法》,明确生态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和基本救济途径和程序;在《物权法》规定的环境保护相邻关系及环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,修改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