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4-12-18 21:23
能成了各级政府头疼医头的现实选择。
但是,实质上PPP更加侧重于强调发展模式而非简单的融资功能。政府举债和PPP都能实现公共项目的融资,政府举债重点注资于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,PPP重点注资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,从而实现政府的归政府、市场的归市场的合理分工。虽然从上世纪开始我国就已经通过BOT等方式在交通、水务、环保等领域引入了PPP,并在近几年有所放量,但总体开放规模有限,大量的有收益项目仍由政府主导的地方融资平台完成。另一方面,私人企业基于利润约束,不大会介入无收益的公共项目,政府融资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