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3-11-18 20:09
概念指引下,逐步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、资源利用控制阈值、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控制,完善生态文明的控制性指标管理。
第一,将继续推进国家及地方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,全面落实生态空间控制。
通过明确生态空间红线,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、生态脆弱区、生态敏感区以及人居保障区。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土生态安全监测与监察体系、预测与预警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管控体系,为生态多样性、脆弱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。
第二,在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,我们将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,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