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治水十年未达效果 治污方法存争议
日期:2013-08-28 18:24
赓桓看来,在截污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,河涌外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的情况下,底泥污染就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成因。

  也是因此,黎赓桓建议:河道治理减负修复。

  黎赓桓说,针对底泥富含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,好氧速率高,处于强还原状态的厌氧环境,采用投放底泥净化剂的方法,进行生物修复,以控制和消除底泥污染。

  香港在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。香港特别行政区城门全长6公里,平均宽度200米,流经沙田镇人口密集地区,1990年起,环保署实施截污整治,污染源大部分被截断,但河床淤泥仍然不断释放污染物,水质和臭味未
9/31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11/05 08:00